

1.指六藝或六經。
2.謂周代的小學﹑東學﹑南學﹑西學﹑北學﹑太學。見《大戴禮記.保傅》。
3.唐國子監設六館﹐亦稱"六學"。
1.山間的聲音。
1.山中的霧氣。
1.漢代宿衛郎。凡能出錢供宮中財用者,則給以文書,允許出宮購物。此郎官稱為"山郎"。
1.山中人家釀造的濁酒。
1.見"山樂官"。
1.鳥名。
1.古代刻有山云圖紋的盛酒的祭器。也稱"山尊"。
1.山腰。
1.山楂的變種。其果實比山楂略大。
1.象高山一樣屹立不動。
1.偏僻地區的小吏。
1.晉山濤為吏部尚書,善甄拔人才◇以"山吏部"借稱善于甄拔人才之官。
1.舊時西南山區民間約定的懲處條例。
1.栗的一種。子實較板栗稍小,可食。
1.山中棚屋。
1.指登山穿的木屐。
1.泛指封建時代以描述山林景物為主的講求駢偶格律﹑堆砌典故詞藻﹑內容晦澀的文學作品。
1.山神。
2.山間出產的珍異食物。
3.昆蟲名。
1.連綿的高山。亦泛指山岳。
1.山岳。
2.帝王或皇后的墳墓。
3.借指本朝先帝。
1.諸侯帝王死亡的委婉語。
1.亦作"山溜"。
2.山間向下傾注的細小水流。
1.杜鵑花的別名。
1.指古代袞服或旌旗上的山﹑龍圖案。
2.借指繡有山﹑龍圖案的袞服。
1.蜥蜴的異名。
1.盛茶葉果品之類山貨的竹器。
1.山丘。
2.古代指祁連山和隴西一帶地方。
1.山丘。
1.山間樓房。
2.高樓。
3.臨時搭建的彩飾樓棚。
1.山中的計時器。晉慧要在廬山立十二葉芙蓉于泉水中,因流轉動,以定十二時。見南朝梁慧皎《高僧傳.釋道祖附錄.慧要傳》。
1.山地。
1.羭的別名。
1.駱駝的謔稱。
1.山間村落。
由若干條線狀延伸的相鄰山嶺組成的山體。如中國的陰山山脈、昆侖山脈等。
1.舊指居住在山間的南方某些少數民族。
1.即豹貓。哺乳動物。外形與家貓相似。尾巴較粗。毛棕黃﹑灰黃或橙黃。背上有暗色虎斑。常棲森林巖穴間,性兇猛,食小鳥﹑野鼠等,有時也食家禽。毛皮可制衣物。
1.方言。老虎的別稱。
1.山中可供食用之物。
1.方言。圓頂的小山頭。
1.如眉的山形。
1.傳說中的山中精怪。如山魈之類。
1.亦作"山甿"。
2.山民。
1.見"山氓"。
1.指山為喻的盟誓。多指男女相愛之深,堅定不移。
也作海誓山盟”。男女相愛時指山海而為盟約誓言,愿愛情像高山大海般長存不變也曾經花前月下,山盟海誓,到如今都付與流水。
1.山間野蜂所釀的蜜。
1.古代天子服繪有山形花紋禮服時所戴之冕。
2.舊宅中的精怪名。
1.山的南面。
1.山上初生的草木。喻指世襲高位的庸才。語本晉左思《詠史》之二"郁郁澗底松,離離山上苗……世胄躡高位,英俊沈下僚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