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用于搜索和攻擊潛艇的小型戰斗艇只。艇上裝有對潛搜索裝置、反潛魚雷、深水炸彈等反潛武器。主要用于在近海反潛或護航、巡邏等。
1.寒鴉。
1.見"寒煙"。
1.高寒的山崖。
2.山巖名。在浙江省天臺縣西南七十里。因寒山子而得名。參見"寒山"。
1.蚰蜒。因棲息于陰濕之地,故稱。
1.冰涼的硯臺。常以襯托環境的凄清冷落。
1.亦作"寒艷"。
2.猶冷艷。
1.古人稱似火而不能引起燃燒的光焰。
1.寒天的雁。亦作"寒鴈"。詩文中常以襯托凄涼的氣氛。
1.見"寒雁"。
1.燉制的鷃鳥肉。
1.我國優良綿羊品種之一。分布于河南﹑河北﹑山東﹑山西等省。
1.凍瘡。
1.陰冷的窯洞。謂破窯洞。舊時窮苦人常賴以棲身。
1.寒凍和暴熱。
1.寒冷或凄涼的原野。
1.寒天草木的枯葉。
1.寒涼的液體。指眼淚﹑泉水﹑鼻涕等。
御寒的衣服,如棉衣、棉褲等。
1.清涼的水波。
1.寒冷的陰氣;寒氣。
2.指寒冷陰濕。
1.凄涼的聲音。
1.謂凄厲鳴叫。
2.謂于清冷環境中長吟。
1.蚯蚓。
1.舊指經濟學。
1.同"計功行賞"。
1.謂精心研究計算。
1.指三司要職。
1.考慮﹔計較。
1.宋代三司使的地位﹐與中書省的參知政事和樞密院的樞密使相等﹐因稱三司為"計省"或"計院"。
1.古代州郡計吏。
1.運籌謀畫。
2.計量天運。
1.古代州郡計吏用于登記﹑上報人事﹑戶口﹑賦稅等的帳冊。
2.計算帳目。
1.計較爭執。
1.亦作"計值"。
2.計算貨物的價值。
1.見"計直"。
1.宋代指三司之職。
1.考計規格。
1.計考治績。
1.計司的倉儲。
1.智謀﹐才干。
1.籌畫措辦。
1.設法囑托。指行賄﹐通關節。
1.設計騙取。
1.謂計較施舍資財。
2.合計耗資。
3.計算年資。
1.計議后奏請。
2.古代地方官員奏呈朝廷的關于境內治績的情況匯報。
1.指古代州郡官吏每年或每三年的考績。最﹐謂撮舉大要。
1.謂計慮不當﹐無助于事。
1.記覽和辯給。辨﹐通"辯"。
1.亦作"記莂"。
2.佛教語。指佛為弟子預記死后生處及未來成佛因果﹑國名﹑佛名等事。
1.見"記別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