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利惹名牽"。
1.樣子。謂可供人模仿的式樣或效法的標準。
2.指人的神態﹑表情。
3.猶規矩。
1.模樣,式樣。
1.作為樣品的文稿。
1.模樣。
1.做標準用的物品。多用于商品推銷或材料試驗。
1.式樣,形式。
2.指文藝作品的體裁。如詩歌﹑小說﹑散文﹑戲劇等。
1.模樣;架勢。
1.作為樣品的書。
1.品類數量。
1.供比較的樣板田。
1.作為樣品之物。
1.每一樣。
2.樣數,名目。
1.式樣。
1.供人效法﹑模仿的榜樣和式樣。
2.情形,形勢。
3.人的模樣或神情。
4.事物所呈現的景象,狀態。
5.形狀。 6.表示約略情況。
1.陳列樣品的處所。
1.猶飄泊。
1.謂水流平緩。
1.搖槳。借指泛舟。
1.拋開;離開。
2.猶泛起。
1.漫溢廣遠貌。
1.指嬰兒吃過奶后吐出。多因一次吃得太多而引起。又謂漫奶。
1.閃耀貌。
2.飄蕩貌。
1.搖晃的影子。
1.泛舟。
1.投擲磚塊。
1.亦作"么"。
2.微不足道的人;小人。
3.微小;卑微;細小。
1.舊時一種專送信件的名稱。
1.西漢末王莽時貝類貨幣名。
1.方言。路邊的小店。
1.幺店。
1.方言。最小的兒子。
1.亦作"么二"。
2.骨牌名。舊時妓院中妓女有長三﹑幺二的等級名稱,幺二是次一等的妓女。
3.貶稱次等的。
1.亦作"么鳳"。
2.鳥名。又稱桐花鳳。羽毛五色,體型比燕子小。
3.借喻少女。
4.舞名。
叫喊我在門首剛一幺喝,里頭就有人出來了。
1.吆喝,呼喝。
1.《六幺》曲中的一疊,名《花十八》,前后十八拍。
1.亦作"么陋"。
2.矮小丑陋。
1.細微,微小。
①微小粗陳一二,幺麼恒事,曾何足觀?②微不足道的人;小人幺麼小丑|無道之君,任用幺麼。
1.亦作"么魔"。
2.微小,細微。
3.指微不足道的人。
1.亦作"么末"。
2.細微。
1.[英unit]音譯詞。個人或個體。
1.亦作"么娘"。
2.猶小娘。
1.亦作"么裊"。
2.柔條擺動的樣子。
1.戲曲術語。北曲中連續使用同一曲牌時,后面各曲不再標出曲牌名,而寫作"幺篇"或"幺"。元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三折"楊衙內白酒勾了也,小娘子休唱前篇,只唱幺篇。"此以幺篇與前篇相對。詞之上片稱前篇,下篇稱幺篇,幺篇即后篇。一說"幺篇"為"腰篇"之省文。參閱清李漁《閑情偶寄.詞曲.音律》。
1.亦作"么錢"。
2.西漢末王莽時所鑄錢名,以一錢作十錢用。
1.亦作"么孺"。
2.指年少后輩。
1.亦作"么弱"。
2.瘦小羸弱。
1.方言。對旅店﹑飯館服務人員的稱呼。
1.排行最小的叔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