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慨然允諾。
骨頭上增生的針狀物,通常引起疼痛或其他神經系統癥狀。
1.謂身軀壯健。
1.在獸骨上雕刻形象﹑花紋的藝術。亦指用獸骨雕刻成的工藝品。
1.象聲詞。
同‘古董’。
1.買賣古器物的店鋪。
1.混雜魚肉諸物的飯。
1.取魚肉蔬菜等雜混烹制而成的羹。
1.收藏陳舊瑣雜之物的口袋。
1.骨董店。
1.收藏古玩或其他瑣雜之物的箱子。
1.骨董店。
1.見"骨都侯"。
1.亦作"骨突突"。
2.騰涌貌。
3.象聲詞。
1.漢時匈奴官名。冒頓單于設置,分左右,由異姓貴族擔任,位在谷蠡王之下,是單于的輔政近臣。《史記.匈奴列傳》"置左右賢王﹐左右谷蠡王﹐左右大將﹐左右大都尉﹐左右大當戶﹐左右骨都侯。"亦省稱"骨都"。借指匈奴官員或異姓大臣。
1.見"骨都"。
1.見"骨咄犀"。
1.見"骨咄犀"。
1.即骨咄犀。
1.古部族名。亦指其聚居地區。
2.獸名。
1.復姓。唐以后改為祿氏。見《通志.氏族六》。
1.亦作"骨篤犀"。
2.即蛇角。可制器物,亦可供藥用。
古代兵器,用鐵或硬木制成,像長棍子,頂端瓜形◇來只用做儀仗,叫金瓜。
沒有開放的花朵花~。
1.見"骨朵子直"。
1.兵器名。即骨朵。
1.宋代御前親近衛士。因其手執骨朵﹐故稱。
1.皺縮。
1.執筆。
1.明代皇帝諭旨或批發奏章﹐常授命內監先寫事目﹐稱之為"秉筆太監"。
1.謂將田中的害蟲捉去燒掉。
1.執鞭。比喻執政。
1.所持的操守。
1.執持常理。
1.主和。
接受;承接秉承遺愿|秉承旨意。
1.專心一意。
1.執持。
2.持有﹐具有。
3.指操守。
1.十庾數量的草把。
1.保持正道。
1.保持美德。
1.手持簡牘。
1.指擔任文教之官。
2.漢武功爵之第六級。
1.手執拂塵。謂侍奉。
1.執握鼓槌。
1.指先天的資質。
2.承受;繼承。
1.執農具耕作。
1.持心公正;主持公道。
1.主持公道﹐滅除私念。
1.持心公正﹐處事正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