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表彰孝行。
1.包羅;布滿。
1.充滿;布滿。
①充滿;到處都是煙霧彌漫|黃沙彌漫的山野。②漫遠路途彌漫。
1.蔓延。
1.猶言迷茫﹑廣遠。
1.猶稍稍;逐漸。
2.連續。
3.滿溢貌。
4.有光澤貌。
1.猶彌漫。充滿;布滿。
1.猶遼遠。
1.細纻布。
1.高年。
2.經年;終年。
1.按轡徐行。彌,通"弭"。
1.終日。
1.連日連夜,夜以繼日。
散布彌散在周圍的是令人難耐的沉默。
1.滿山遍野。
1.更加厲害。
1.遠甥;外甥之子。
1.謂歷時久。
1.古指中士﹑下士。
1.愈加從事于。
1.經年;終年。
1.耳孫,遠孫。
1.指釋子;高僧。
1.亦作"彌陁"。
2.阿彌陀佛(amit?bha)的省稱。意譯為無量壽佛,西方極樂世界的教化之主。與釋迦﹑藥師并稱三尊。
1.即彌勒榻。民間誤稱彌勒佛為彌陀佛,故有此稱。
1.見"彌陀"。
滿目春色彌望|彌望蕭然。
1.大枷的別名。
1.彌加文飾。多指禮制。
2.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禮制或繁復瑣細的禮數。
3.謂夸飾之辭。
4.謂富于文采。
1.紛紜雜沓貌。
1.滿十天。
1.蔓延;滿溢。
1.地形平坦延綿貌。
1.更加。
1.垂翼。喻退隱。
1.布滿廳堂。楹,廳堂前部的柱子,借指廳堂。
1.久長。
2.越加長久。
1.久遠。
①也稱滿月”。嬰兒初生滿一月彌月禮。②整月彌月不雨|飲之醉,彌月乃解。
1.更甚;備至。
1.古官名。掌彌災兵,兼主諸侯疾病醫藥之事。彌,通"弭"。
1.《后漢書.文苑傳下.禰衡》"[禰衡]始達潁川,乃陰懷一刺,既而無所之適,至于刺字漫滅。"后因以"禰刺"謂士人耿介有節操。
1.漢孔融《薦禰衡疏》"鷙鳥累百,不如一鶚。"后因以"禰鶚"喻指英才。
1.父廟。或稱考廟。《禮記.祭法》所稱五廟之一。
1.指禰衡。
1.父與祖的廟。
1.見"迷暗"。
1.迷途。
2.迷茫的河岸。
1.亦作"迷闇"。
2.迷惑暗昧。
1.迷亂衰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