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
規諫;勸告。
1.出自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昔辛伯諗周桓公云:“內寵并后,外寵二政,嬖子配嫡,大都耦國,亂之本也。”
2.出自《秘書丞知成都府雙流縣事周君墓志銘》維銘昭之,以諗來裔。
2.
思念。
1.出自《詩·小雅·四牡》豈不懷歸,是用作歌,將母來諗。
2.出自《漢鴻臚陳紀碑》不忘諗國,惠我無垠。
3.
知悉。
1.出自《跋錢舜舉所臨閻立本〈西域圖〉》姑志所聞如是,博雅君子,必有能諗之者。
2.出自《致胡適書》比讀報章,備諗游蹤所至,一致歡迎,無任欣羨。
4.
詳盡。
1.出自《與孔玉橫少宗伯》覺我形穢,自知既諗,而不敢不勉,以期無玷於知己。
2.出自《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疏》一切時事俱未暇諗問。
5.
審察。
1.出自《故誠意伯劉公行狀》后大旱,上命公諗滯獄,凡平反出若干人。
6.
通“淰”。躲閃;潛藏。
1.出自《孔子家語·禮運》故龍以為畜,而魚鮪不諗。
1.阻止。
1.猶齟齬。
1.謂水淹之患。
1.低洼泥濘。
1.亦作"沮衵"。
2.謂受挫而沮喪。
1.沮水與漆水的并稱。亦指此兩水之間的地區。
1.喪氣,情緒低落。
1.詆毀拋棄。
1.收斂。
1.謂受挫而收斂。
1.復姓。原為匈奴官名,后遂以為姓氏。晉有沮渠蒙遜。見《晉書.沮渠蒙遜載記》。
1.謂阻止惡行,勉勵善事。
1.阻撓。
1.沮喪不安。
1.毀辱;屈辱。
1.低濕之地。
2.指低濕。
1.低下陰濕的地方。借指牢獄。
1.阻塞。
1.沮喪渙散;潰散。
①灰心失望神情~。②使灰心失望~敵人的精神。
1.挫傷;毀傷。
1.破敗的屋子。
1.恐懼。
1.低洼潮濕。
1.相傳為黃帝的四個史官之一。
1.頹喪。
1.畏懼。
1.毀傷誣陷。
1.泄漏。
1.衰頹。
1.見"沮解"。
1.剺面。以刀刻面,為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風俗。
1.非議;異議。
1.謂情緒低落,意見分歧。
1.阻遏抑制。
1.見"沮衄"。
1.低洼泥濘。
1.水草叢生的沼澤地帶。
1.沮水與漳水的并稱。亦指此二水之間的地區。
1.沮喪屈從。
2.阻撓折服。
1.毀傷,貶謫。
1.阻止;遏止。
1.阻滯。
1.恐怖。
1.詆毀。
1.沮喪慚愧。
喪禮用語,指高聲號哭。
1.見"舉案"。
1.見"舉案"。
1.舉杯告盡。猶干杯。
2.泛指飲酒或進酒。
3.指罰酒。白﹐大白﹐用以罰酒的杯子。
4.揭發;報告。